新闻中心
解决方案
-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环路2号新时代共荣工业区A2栋10楼
- 电话:0755 82797110
- 邮编:518001
- 邮箱:support@boricomm.com
- 传真:0755 82797220
中国无线接入技术与市场的多元化
1.无线接入市场的多元化
(1)中国电信“天翼通”
2002年5月中旬,中国电信就准备了一项被称作“天翼通”的无线宽带业务,其市场目标是白领阶层特别是商旅一族。事实上,这项业务在沿海一些地方早在GPRS正式商用之前就开始大规模推广。来自上海方面的消息说,上海电信无线事业部在“天翼通”推出之后,立刻加快布网建设,以抢占市场份额,力争将上海更多的场所纳入“天翼通”覆盖范围。通过接入业务部的努力,目前已建成公共点30个,签约待施工布网点14个,为进一步推广“天翼通”打下扎实基础。与此同时,福建电信也推出了“天翼通”业务,并表示将在政府机关、医院、机场、宾馆、会展中心等场所大力推广该项业务。随后,中国电信在杭州、广东等地也陆续推山该业务。
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通”无线宽带业务运用了WLAN技术,可以说是对有线宽带接入的延伸和补充。用户只需在个人电脑上加插一块无线网卡,再配置软件即可在覆盖范围内实现移动宽带上网,其主要优点在于:
①安装方便
用户无需重新布线,只要注册为“天翼通”用户,再在笔记本电脑上插入无线网卡就能享受高速的无线接入服务。
②高速宽带接入
“天翼通”能够提供最大可达11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充分满足客户对宽带、帐务的需求,非常适合高速上网和视频服务等宽带业务。
③高度安全可靠
利用内置的安全监测特性和复杂的加密技术实现更高的网络安全。
④其它
“天翼通”的最大功率仅为100 mW,对人体无辐射伤害,满足了人们对“绿色”的追求,“天翼通”是通过笔记本电脑或PC机上网,不仅使用方便,屏幕大,而且上网内容与有线上网一致,因此更适合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等商务活动使用。
(2)中国移动“移动梦网”
进入2002年5月,中国无线接入市场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移动梦网”在全国240个城市投入商用,并希望到年底能争取到12万用户。“移动梦网”具有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高速数据传输、用户可同时实现通话和上网等特点,并可将数据分组传送,目前接入速率达到40.2 kbit/s。“移动梦网”业务主要是通过手机上网,由于手机屏幕小、数据传输速度较慢,因而它更适用于电子邮件、互动游戏、手机证券和发送短信等。“移动梦网”可使上网、通话两不误,为用户带来更方便快捷的通信服务,因此,比较适合个人用户。
(3)中国联通“联通无限”
2001年中国联通建成并开通CDMA移动通信网络。投资209亿元,完成了总容量为1581万户的首期CDMA移动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330个地市。同时,它在北京等7个城市建成CDMA 1X试验网。目前,中国联通大规模建设CDMA 1X网络的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同时,中国联通开通了“互动世界”、“彩E”和“掌中宽带”等三项业务,之后又开通了“定位之星”和“神奇宝典”业务,加上已开通的“联通在信”业务,“联通无限”品牌下的六大业务已全面开通。这样,就使中国联迪的无线接入业务,特别是数据业务的发展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以此增强中国联通在无线接入业务方面的竞争实力,截至2003年11月底,CDMA 1X无线数据用户已达到了300万,中国联通C网加G网的短消息的业务量已超过了400亿条。最近中国联通和美同微软公司合作,准备在个人数字助理(PDA)上直接推出流媒体业务,用户通过PDA可以看电视包括下载一些流媒体的视频节目。在上述六大业务中,基于信息查询、电子邮件、聊天业务、股票交易、导航、下载等业务已经陆续开通,这些都需要广大的内容提供向(SP)进行支持。中国联通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期能够使数据业务得到更大的发展。
2.竞争促进无线接入市场发展
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需求层面分析,这三种业务是可相互补充的无线宽带接入业务,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着竞争。从市场层面来看,“天翼通”的登台很可能会抢走一部分原属于“移动梦网”和“联通无限”的市场。但在服务内容上它们是可以实现互补的,因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无线接入都是基于手机的,因而其服务内容也均须登录其专门的网站。目前中国移动和SP的合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移动梦网”所能提供给用户的服务非常有限,没有充足的内容和应用作为市场支撑;而“天翼通”的上网内容与有线上网一样,无需另外定制,因而“天翼通”对“移动梦网”和“联通无限”的业务分流不会很严重,它们之间更多的将是一种互相补亢的关系。所以竞争虽然存在,但在市场上很大程度还是双赢的局面。因为在目前电信市场全业务竞争和混业经营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电信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在有限的产业链上寻找到高利润率的新增长点是每个运营商都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在未来的数据市场,中国移动将会是中国电信最大的对手。中国移动拓展数据业务市场显得很有计划,从最简单的短消息到现在的手机电子商务,试图在2.5亿手机用户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无线互联帝国。不久前,中国移动重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投入使用,这也是中国移动建立的第一个互联网数据中心。该中心可以通过两条1000Mbit/s的链路连接中国移动互联网骨干网络,中国移动的所有用户均可对自己的服务器进行远程维护,中国移动将在各省成立独立的数据公司,专门发展数据业务。
所以,业务互相补充又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共同的目的是为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利润的最大化,而在合理、有效的市场监管下,中国无线接入市场即将开始的激烈火战将是对无线数据市场的最大推动,也是为一直被业界呼唤的3G业务做铺垫。
3.无线跨越“最后一公里”
近两年,由于中国宽带接入网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解决宽带接入问题一直困扰着各运营商特别是新运营商。为此,人们的眼光从有线网接入转向采用多种方式接入,其中无线本地环路(WLL)也开始形成一定市场。LMDS,3.5 GHz等无线宽带接入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领域。目前已有一世公司,如华通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采用3.5 GHz无线接入网为集团用户提供宽带业务。3.5 GHz频段无线接入组网灵活,前期投入较少,成本回收较快;由于无需管道和电线杆的基建支持,路由限制少,因此建网比较简单,能迅速提供服务。3.5 GHz无线接入设备搬迁十分方便快捷,若加以有效的频率复用,就能提供全面覆盖的接入服务。无线接入作为光纤接入的一种补充,有效地解决/部分中小用户对高速的数据传输的需求。由于无线接入技术的特性和优势,出于竞争的需要,它将成为新兴运营商的首选和传统电信公司有线接入的有效补充。
在发展中国家,无线接入系统正被作为一种快捷且成本合理地部署通信网络的方式。在发达国家,无线接入被业务提供者视为一种减低部署本地环路到用户的过高成本的方法。无线接入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固定网络的号码资源及线路、交换机资源,提升了现有网络的效益,是克服电信普遍服务瓶颈的有效措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业务增长点。“无线电话”业务探受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用户和农民的欢迎,它们仅须在本地、本市或一定范围内移动,而且可以分别满足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各自活动的需求,这实际上是走向个人通信的一个台阶,缩小数字鸿沟的一种必要手段,具市场前景十分广阔。